进入高校后,他选择公共管理专业,辅修统计学,系统学习公共政策、行政法、数据分析等课程。毕业后,他来到县政府机关任科员,最初的任务是整理民生数据、梳理办事流程、协助群众办理登记。面对庞杂的公文和繁琐的手续,他没有被繁琐打败,而是用一种务实的工作态度,开展“简化流程”的试点。
试点初期,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报表,周建忠发现流程中存在重复环节与信息孤岛,于是提出将手续拆分成若干清晰步骤、明确时限与责任人。通过数据分析与流程再造,办事时长明显缩短,群众等待时间下降,满意度有所提升。这一阶段,他把“以民为本”的原则落地到每一个日常细节上,注重每一位群众的体验感受。

导师们也在这个阶段对他影响深远,提醒他要善用数据说话,用可衡量的成果说话。与此他学会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,用简明的语言搭起沟通的桥梁,与同事共同推动跨部门的信息对齐,确保资源能够高效共享。这样扎实的起步,为他日后在治理层面的跨越埋下了坚实基础。

小结:这一阶段的周建忠,最大的特点是扎根基层、以数据驱动改进、把群众体验放在首位。他用行动证明,细节管理有时能带来跨越式的提升;他也学会了如何在繁杂事务中保持定力,敢于先做出小步前进的尝试,逐步积累治理的信心与能力。